中医药文化

中医药文化
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
春困恼人,日常三点预防春困!

2021-04-30 09:24 发布人:高燕仙 浏览:

  内容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

  作者: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 胡芸

  春困其实是季节交替人体出现的生理变化。

  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、博士生导师徐进康指出,中医认为肝与春季相应,肝主疏泄与藏血。春季万物生发,肝气旺盛。肝火横逆犯脾克胃(木旺克土),导致胃失受纳、脾失健运,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损伤,则气血生化不足;同时肝火偏旺,影响肝藏血的功能,致使五脏六腑失去气血的滋养。因此春季常会出现乏力、头晕等症状。

  虽然春困不是病,但是却会影响人们生活作息,降低工作效率。“春三月”指的是从立春到立夏这三个月,这是一个推陈出新的季节,我们应顺应时节,“温和”养生。《黄帝内经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言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行。”意思是说,春季人们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,适当锻炼,散步踏青,保持心情舒畅。

  日常三点预防春困

  睡眠充足

  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人卧血归于肝,目受血而能视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摄。”充足的睡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,夜间睡眠足够也有利于抵抗白天“春困”带来的疲劳感;另外,保证良好的睡眠还要做到“睡后勿思想”。同时午后也可适当小憩,闭目养神,使我们的机体得到有效的调整,缓解疲劳。

  饮食调养

  中医认为,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,肝气旺盛,肝胜脾,脾失运化,水湿内停。加上春季阴雨绵绵,外湿易困阻脾阳,引起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;由于湿性重浊黏腻,人体易感到疲乏、嗜睡。因此,健脾祛湿能够有效地解除春困。像怀山药、薏苡仁、赤小豆等食物,都是健脾祛湿佳品。春季也要多吃绿色的“香”菜补助阳气,比如香椿、香菜、香葱、韭菜等。韭菜,又叫“初春第一蔬”,味甘性温,有温中下气、养阳的作用,脾胃虚寒者尤为适合。香椿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,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,增强人体的应激能力,常吃可以消除春困,提升精力。

  户外运动

  “动则养阳”,春季阳气初升,阳主动而阴主静,阳气充足,机体活跃,则困倦自除。运动有利于气血的运行,还可以让四肢的肌肉得以舒展,帮助细胞和组织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,让大脑变得更加清醒,进而缓解“春困”。

  春天里最好的户外活动是踏青出游和放风筝,尤其放风筝时的跑动、牵线和控制,可以促进身体四肢、大脑和眼睛的协调。风筝高飞时,眼睛远眺,双目的肌肉得到调节,既可以消除疲劳,还可以明目养肝。

  中医手段缓解春困

  梳头按摩

  早晚用梳子或者指腹从前额发际处开始梳捋,经头顶,一直到脑后,再从前额发际移向耳侧发际。途经百会、风池、太阳等穴。动作轻柔缓慢,可以有效刺激头部血液循环,消除疲劳。

  穴位按摩

  按摩足三里、丰隆穴等健脾化湿要穴;推敲肝胆经,揉捏太溪、昆仑穴,有助肝气升发,缓解疲劳。

  中医养生操

  八段锦、太极拳等,常练习可疏通全身经络。

  提高警惕鉴别“春困”

  当然春困也有真假。当出现疲倦乏力甚至头晕目眩时,可能已经不是“春困”了,需要排除贫血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症,最好至医院完善血常规、甲状腺功能等各项检查。老年人特别是合并有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者应尤其注意提防中风。